文章来源自公众号:桐乡发布
“落地半年,我们迅速完成了全自动单细胞微纳操作产品、3D实时荧光显微成像产品两款样机的开发,桐乡就是我们的‘伯乐之城’!”
梧桐街道秋和路120号,迎来了一张年轻的“新面孔”——辛伯至生物科技(浙江)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核心技术,更为亮眼的是,企业初创团队是一个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团队。
剑桥博士团,缘何落户桐乡?
“桐乡是个创新创业的好地方!”去年,辛伯至创始人、CEO陈骁骅带领剑桥博士团队回国创业,主要研发方向是单分子检测平台等生命科学仪器和医疗健康器械。
面对这样一个高层次人才的团队,桐乡抢先抛出橄榄枝:“只要带着技术和人才来,剩下的问题,我们来解决。”
与桐乡的合作一开始,陈骁骅就感受到了桐乡创业创新的热度和满满诚意——
去年8月,辛伯至正式在桐乡注册公司,发展步入正轨;
实验室建设需要提升消防等级,应急、消防等部门组团服务,代办手续;
优厚的人才政策紧跟而来,基础设施完善的办公场所和人才公寓更使得企业在桐乡获得了家的感觉;
……
这个剑桥博士团就这样被桐乡“留”下来了。短短半年内,辛伯至生物便超额完成了样机测试、平台搭建,关键器械更是提前进入医疗器械报证流程,预计明年迎来量产销售。
凤凰湖畔,总部大楼林立
一家敢想敢干的科创企业,掀开了桐乡创新的一角,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这座城市的魄力。
这些年,桐乡布局了乌镇实验室、“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等“科研重器”,一个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汇聚成这座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力量。在超100万的桐乡常住人口中,人才资源总量已超21万。
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创新作出新的部署,明确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凤凰湖科技城示意图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当创新版图加速重构,城市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桐乡举全市之力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
9月19日,市委书记于会游专程走访了辛伯至生物科技(浙江)有限责任公司,专题调研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工作,市领导徐冬、姚富强陪同。
在辛伯至生物,于会游实地察看企业产品展厅,科研实验室建设,详细了解企业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情况,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汇报。
于会游强调,要谋深谋实桐乡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施工图,加强统筹协调,加快理顺机制、明确分工,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结合桐乡实际,优化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建设;要聚焦挖掘桐乡特色优势深化改革,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用好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系统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好项目,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立起人才服务门户,实现人才服务一站式集成,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爱桐乡APP的“社区”版块,分享您的图文或短视频,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桐乡发布哦!
最新动态: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桐乡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