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45°~80°角度自动控制,自动化精准定位
双探针灵活协作,适用于悬浮与贴壁等各类细胞
集成智能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细胞自动定位、分离、提取(注射)转移
高清细胞图像在显示屏呈现,所有操作通过鼠标轻松完成,所见即所得
在复杂环境中,自动化精准定位、注射、分离、提取目标细胞,不受其他杂质和细胞的影响
具备高精度多规格探针制备技术和工艺,探针孔径20μm-200nm,能够满足不同种类细胞的注射和提取
自动化算法实现双探针灵活协作,适用于悬浮与贴壁等各类细胞,无损、高效的细胞微纳操作
适用各种类细胞(悬浮、贴壁、半贴壁),无需提前解离
集成化成像系统,涵盖明场和荧光成像,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可将多种外源性的物质定量原位的注入细胞内,包括蛋白质、RNA、质粒以及其它水溶性物质,对细胞没有任何损伤
针对不同细胞可设置不同的提取参数,支持实时切换和修改
细胞微操效率高,细胞分选提取的速度≥10 cell/分钟,细胞注射速度≥100cell/小时
同一溶液和跨溶液细胞转移,高效的细胞分离、分选微纳操作
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上手,具备丰富的操作向导,学习成本低
一、实验动物:传统手动显微注射依赖操作者经验,效率低且对珍贵受精卵样本损耗大。辛伯至系统通过全自动化实现纳米级精准注射,无需人工长时间操作,仅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定点定量注射过程,大幅提升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减少样本损伤,推动实验动物基因编辑在科研和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二、单克隆细胞株(小细胞)基因编辑:单克隆细胞系的直径仅为10-30微米,传统电转技术存在周期长(4-6个月)、高损伤率及极低的同源整合效率(10的5次方分之一)等问题。辛伯至系统通过无损、定点、定量的精准胞内注射技术,将编辑周期缩短至4周,同源整合成功率提高至20%以上,成为小细胞系基因编辑的理想选择,推动基因编辑在科研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稀有细胞的挑选:辛伯至攻克了从孕妇外周血提取胎儿有核红细胞的世界性难题,为无创产前筛查提供诊断级解决方案。此外,该系统支持辅助生殖中对胚胎的无损高效筛选,以及从血液样本中捕获极低浓度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助力肿瘤的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
四、细胞治疗通用技术:细胞治疗中的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筛选与分离,辛伯至系统以动态功能筛选和高精度分离技术,实现从表型到功能级别的高效筛选,保持细胞功能和活性,为免疫细胞治疗(如TIL技术)和干细胞分离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为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开辟了新路径。